心血來潮回覆酸民😇:我因為「變胖」所以成績不好?(以我過去的游泳生涯舉例🥰)
曾經有酸民罵過我,說我「變胖」所以運動表現下降。運動員的身材常常在運動員的生涯中被拿出來討論,尤其是女性運動員。今天心血來潮回覆酸民,順便分享我的個人經驗吧!
有一些人,整天盯著穿著泳衣的選手看呀看,覺得選手屁股變大、腿變粗、手臂變粗就叫做變胖。圍度增加除了可能是脂肪量上升,也會因為肌肉量提升而變粗,或是單純的成長。別忘了台灣大部分的選手還在發育階段,身體生長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尤其是女性運動員進入青春期出現第二性徵,脂肪量上升、身材變化,用「變胖」來形容正常發育的運動員完全不合理。事實上,體重變重也極有可能增加運動表現。如果肌肉量增加造成體重增加了幾公斤,但是身體的進步遠遠超過那體重增加的幾公斤,豈不是很划算?運動員的身體變化有太多可能因素參雜在其中,舉凡生長階段、荷爾蒙變化、訓練內容變化、甚至吃的補給品,都有可能影響身體外觀。有事沒事就評論選手身材的人是最不專業的人,只會拿肉眼看到的身材特徵隨便評論,這些人通常什麼都不懂。對於不負責任甚至已經到人生攻擊的言論真的是見一次就應該嚴厲制止一次,直到歪風停止。
還記我國中時被嫌胖🙄有一段時間只能吃「榮總減肥餐」,對於每天訓練3小時的我完全不夠,成績沒有進步之外,還整整一年的時間沒有月經。以前的人沒有專業知識就算了,但是現在參與運動員生命的人,絕對不能再犯下這種低級錯誤。身為教練、家長的人,請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要求選手和孩子的同時,也請要求自己進步。
附上一篇研究:
https://pubag.nal.usda.gov/download/44785/PDF
身體組成和游泳運動員運動表現當然有關聯,尤其是對於女性選手而言。最重要的是骨骼肌重量和體脂率。研究中的選手肌肉重量增加、脂肪重量下降,*整體體重增加*,游泳成績有進步。與其要選手「減肥」,還不如教選手正確的營養觀念,安排選手好好做肌力訓練、把肌肉量提升力量增加,這才是真正對運動表現有幫助的事。
💡如果有人批評我,說我變胖所以成績不好,怎麼辦?
首先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跟他說「你才胖你全家都胖」,再看一下這個網站:https://self-compassion.org
附上研究:https://journals.humankinetics.com/view/journals/jsep/33/1/article-p103.xml
(雖然這篇研究是針對年輕女性運動員做的,我認為不論年紀、性別,都可以受惠。)Self-compassion「自我疼惜/自我憐憫」可能是年輕女性運動員很好的一項「資源」。如果可以練習「自我憐憫」或許我們比較不會受社會體型焦慮的影響, 我們可以不害怕失敗、自我價值感提升、自信心增強...... 我們的運動生涯可以有更正向的體驗。要和自己說好話,不要跟著別人批評自己。和自己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辛苦了」然後好好疼惜自己😇
(圖為3年前在澳洲訓練的我,那天早上好像8度而已。有時候有點想念當選手的時光,有時候卻慶幸,不用再經歷那些痛苦又高壓的日子🥶現在可以為體育、為自己做點事,是很開心很且幸福的!)